2007~2018年,全球40强银行的船舶融资金额
近日,希腊petrofin research公布的最新银行年度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排名前40、提供船舶融资服务的银行在2008至2018年的融资额逐步下降,该数值在2018年处于十余年来的最低水平。尽管如此,但业内人士认为,petrofin research数据中反映的另外两个现象更值得关注,一是中资银行提供全球船舶贷款额度占比较大,二是更多的非银行资本为全球船舶融资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尤其是中国的租赁公司地位逐渐凸显。
不必悲观的市场
petrofin research报告显示,2007年至2018年,全球40强提供船舶融资的银行贷款额从2011年达到峰值的4548.9亿美元降至2018年的3007亿美元;相较于2017年,2018年数值下降了443亿美元,petrofin指数下降了近13%。对此,petrofin research称,船舶融资的下降速度似乎正在加快,但断言银行是否会继续减少其在该领域的敞口还为时过早,因为能否达成一笔回购交易将取决于银行的整体可用贷款来源及其商业策略,以及不受监管的非银行基金等。
“此处的数据应该是指的存量贷款,从2011年4500多亿美元降至2018年底的3000亿美元,说明每年新增贷款要少于已清偿贷款与计提损失贷款之和,从而造成存量贷款连年下降。这个存量贷款的减少有两个可能,一是新增贷款减少了,二是已清偿贷款和计提损失的贷款增加了。”一位从事船舶融资研究的业内人士表示,“新增贷款减少,一是从降低风险的角度考虑,银行选择主动减少船舶贷款;二是近几年融资租赁的方式开始得到船东们的认可,这种形式分担了部分银行渠道的融资;三是从这几年的新船投资看,投资金额中枢也是在降低的。”
petrofin指数与全球船队增长数量比较
尽管亚洲银行的融资额度下降,但从报告中可以发现,
“过于关注‘
仍然可期的融资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航运、造船市场遭受重创,运费下降、产能过剩等问题困扰着行业,使其在长达11年的低谷中徘徊。以前,通过银行信贷,造船企业可以拿到融资开展生产,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政策的趋严、环境的压力等,使得该渠道融资难度逐渐加大,并呈现出上述萎缩趋势。在此背景下,一种集“融资 融物”双重属性的工具——融资租赁逐渐出现在船舶行业的视野。这在petrofin research公布的数据中也得到了较好地印证。
尽管全球主要银行船舶贷款业务在近些年出现了连续下降,但petrofin research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同期全球船队数量却增长了3.12%。报告称,这得益于非银行资本为全球船队提供的融资资金,尤其是中国的租赁公司表现显眼。petrofin research创始人ted petropoulos曾评价道,中国的租赁公司发展势头日益强劲,数量大幅增长,融资成本已降至与银行相当,甚至更低。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仅中国租赁机构提供的融资总额就从2017年的470亿美元增长至513亿美元。在不久前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业绩公告中,工银租赁总资产达2519.34亿元,净资产达346.26亿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1.13亿元。该公司总裁赵桂才在今年4月召开的2019首届中国(东疆)航运产业周上介绍说,工银租赁船舶租赁资产规模接近700亿元,各类船舶资产约200余艘,累计为国内船厂建造的140余艘船舶提供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
不仅如此,其他租赁机构在船舶租赁领域也动作频繁。
可以看到,在全球范围内,以工银租赁、
“在看到这些数据后,很多人会得出‘融资更难’的结论,从而悲观地看待市场发展。虽然这个结论可能与大家当前的认知相近,但是从数据中却无法得出这种绝对结论,还需要更进一步去印证。”该人士补充说,“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为船舶融资提供了思路,但值得继续深入思考的是,船企和租赁公司或者金融机构等如何开展互动合作,如何探索更灵活、更便利的融资工具,还需要很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