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3日,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正式加入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fpsb)在京签字,并由此拉开了“金融理财在中国”系列活动的序幕。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会长刘鸿儒、fpsb的高层领导以及我国数十家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参加了签字仪式。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出席了签字活动。她在书面发言中表示,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居民个人财富不断积累,中等收入家庭和个人数量大幅增加。今年7月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已达13.37万亿元,国债余额达到了2.5万亿元;6月末股票市场投资者开户数已达7274万户,其中大多数是个人投资者;共有证券投资基金191只,基金净资产规模为4261亿元。财富增加和金融产品丰富的同时,面向个人和家庭的理财服务呈现不断增长的需求。国内的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已经着手推广个人金融理财服务。理财服务具有综合性强、专业素质要求高、直接涉及公众利益的特点。综合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要求理财师具有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税收等全面的经济金融知识和实际经验;又由于它直接涉及公众利益,需要通过监管当局的管理和行业自律,加强对理财师的道德规范。
吴晓灵强调,应该制定统一的金融理财资格认证标准,树立执业水平的标尺,规范理财师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通过水平测试和水平的认可促进理财师提高专业水平,并通过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强职业道德操守,从而获得社会和公众的认可与信任。她建议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加强协调,共同加强对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的指导。她认为在行业自律的同时,由监管当局和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共同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引入监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会更有利于保障金融理财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在发言中说,中国零售银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零售银行业务发展需要高素质的金融理财师队伍。工商银行已经成为推动中国金融理财事业发展的主要金融机构之一。将以中国成为国际cfp组织成员国为契机,进一步加大金融理财师的培训和认证工作,不断壮大个人理财专家团队,为全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记者了解到,经过近30年的发展,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拥有并推广的cfp资格认证制度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理财领域内,受到同业广泛认可,被很多国家金融监管当局认同和提倡的制度。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经过与国际cfp组织近3年的反复磋商,在多家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最终将国际cfp认证制度引入中国。
在今天的签字仪式上,还同时宣布在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下成立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iap),8位国际金融理财大师将成为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第一届委员。他们此次汇集中国,介绍各国cfp认证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法,帮助中国尽快建立起具有国际标准的cfp资格认证制度。根据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的安排,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主办“金融理财在中国”系列活动。今天的签字仪式上还向国内首批通过金融理财师(afp)资格认证的金融从业人员颁发了资格证书。
据悉,我国各金融机构中已获得afp资格认证的从业人员有379人,今年下半年正在接受培训的学员近千人。预计明年第一批具有国际化水准的专业国际金融理财师(cfp)将在中国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