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声称,2006年以来,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大力回收银行体系多余流动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中国人民银行也同时指出,当前国际收支顺差矛盾仍较突出,贷款扩张压力较大,需要根据流动性的动态变化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巩固宏观调控成效。
央行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际上,自2006年以来,为控制银行信贷,缓解流动性过剩状况,央行先后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每次以0.5个百分点的幅度在不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几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间分别是2006年7月5日、2006年8月15日起、2006年11月15日、2007年1月15日,以及本次预计上调的2007年2月25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利率这一工具在我国的央行历史前所未有,这也宣示了央行对控制流动性过剩局面的决心。但经济学界在前几次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中普遍担心:这一工具不足以控制流动性过剩以及扭转外贸顺差继续大幅增长的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等学者认为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也许是更为有效的手段。
本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正逢1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等关键性经济数据公布后,在1月份数据显示,cpi和m2增长放缓,市场普遍预计政府可能暂停政策紧缩措施,甚至在2月16日的股市交易中,沪深股市继续创出新高,上海市场综合指数甚至一度突破3000点这一整数心理关口,而且在春节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市场交易日,市场预计消息面为真空状态的情况下,央行突然出手抛出这一措施,市场反应一片愕然。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这符合央行一贯的策略,让市场有充分的时间消化这一消息,以起到正确解读消息对市场影响的作用。